图片

11月19日至21日,“2024年度闵行区创业人才梯度培育计划系列课程”落下帷幕。梯度计划是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一项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分梯度精准培育的系统性工作,每期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者设置孵化营、成长营、加速营三个梯度的创业训练营,依托南科创实训基地多维度立体化资源共享及应用体系功能,通过经营管理辅导、研发支撑、资本助力、产业链融合等组合培育的方式,激发人才内在潜力,赋能企业成长,让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避免陷入“术”的泥沼,错失“道”的坦途

图片

持续学习 行稳致远
此次梯度课程采用南科创实训基地“组网化”精准培育模式,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细分领域进行设计。横向整合了宏观经济形势、组织管理优化、企业家领导力等关键要素,构建了一套高质量的商学课程体系;纵向深入聚焦闵行区重点产业,通过开设行业专题工坊,实现深度解析与实战演练,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创业能力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图片

开课仪式上,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处处长蔡东海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闵行区人社局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发挥南科创实训基地功能支撑,打造“大零号湾”区域以及上海南部高质量创新创业生态圈方面所做出的工作与努力。蔡处寄语学员,希望大家于南科创实训基地构筑的功能平台之上持续探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动手、动脑,更要用心,才能够学有所获
图片
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桑大伟对各位创业家朋友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桑院长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学以致用,学以致学

精准培育模式

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
商学公开课以“宏观经济逻辑、趋势及思考”为主题,帮助创业者学会看世界、试着读世界、再与世界相处孵化营学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第五届“中国创翼之星”郁振波说:“技术的花期可能也就五年,技术迭代匆匆,若仅聚焦微观技术而罔顾宏观经济走势,就像暗夜行舟,难明前路。”


产业研学课通过走进标杆企业,与行业首席科学家面对面交流人工智能与数字化领导力。行业专题课大家互为镜子、理性求真,产业私董会通过回归本源思考,用“接地气”的方法找问题、彼此借鉴,寻找解决答案。通过沙盘推演课程,对创业思路重新梳理与优化。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吕晨昕称,“首次参与私董会这种形式的课程创业前辈们的经历如创业启示录,不仅为我带来方法策略,更重塑创业认知”加速营学员云拿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冯立男是梯度计划中的“老”学员,从2019年入营以来,便全身心地投入每期梯度课程学习。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次自我提升,也是和同行者共赴的年终思想盛筵。

已实施两期

培育85位创业人才

在参加完“2024年度闵行区创业人才梯度培育计划系列课程”后,第六届“中国创翼”大赛国赛获奖选手,上海市十佳创业新秀,成长营学员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谭俊说:“对于我们科研型创业者来说,常以‘技术思维’替代‘商业思维’,在技术创新和商业逻辑之间难寻平衡。梯度训练营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还为我搭建了一个功能型支撑平台,让更多同行者在此分享各自的科研成果与商业构想,这让我在商业思维的塑造与商业资源的积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图片
梯度计划实施两期以来,共培育了85位创业人才,涌现出了一批像霖鼎光学、星猿哲科技、穹窿科技、云拿科技等优秀的创新企业。培育期间,以梯度计划学员为班底,开展各类创业活动百余场,提供各项创业扶持1200余次,30余家企业获评“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股权融资超10亿元,获得各委办创业大赛奖项数逐年升高,继2022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创翼”2项国赛奖项后,在今年9月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创翼”大赛全国总决赛上,闵行5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穹窿科技、毅镤科技就是梯度计划中的一员,这也充分验证了梯度计划在为区域打造创业人才领军梯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片
闵行区联动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科技力量,稳步推进“大零号湾”建设,加速技术、资本、人才、载体等创新资源和要素不断集聚,未来,区人社局还将持续培养和汇聚高素质人才与发展高质量教育、打造高水平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南科创实训基地功能优势,推进人社创业服务功能向高质量纵深发展,为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助力上海高水平科创中心建设。

END

部分内容来源:今日闵行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