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由南科创实训基地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闵行区创业人才梯度培育计划”第二天课程,把30多位企业家和创业人才“拉”进了一场超真实的企业经营战场:战略决策与执行——实操沙盘课。
从早晨到傍晚,教室里的讨论声就没停过:有人为如何调整产线争得面红耳赤,有人为争取订单抢占先发优势而孤注一掷,有人在放弃800万研发项目时果断拍板……今天就带大家复盘这场烧脑又过瘾的沙盘课,看看创业者们都踩了哪些坑、悟到了哪些道。

30多位学员分为6组,每组代表一家虚拟企业,成员分别担任总经理(CEO)、副总经理、生产总监、市场总监、财务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各司其职、权责明晰。 在为期“三年”的模拟经营中,面对4个不同目标市场与4款产品,各企业需要合理制定战略并有效执行。



市场端要争夺订单、开拓区域市场并投放广告;生产端需统筹原材料采购、规划生产线并合理控制产能;财务端要精确核算成本、决定是否贷款及如何运用资本杠杆;人力端需科学管理团队并精准计算用人成本;战略端则要权衡短期销量冲刺与长期市场布局的关系,并明确产品聚焦方向。
每一项决策都环环相扣,任何一个选择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些决策共同反映了团队的经营思路、商业认知与战略眼光,最终将体现在企业的销售额、利润和股东权益上。
经过三年的激烈竞争,股东权益最高的企业将成为最终赢家,这不仅考验各组的战略规划能力,更检验团队的执行力与协作精神。
主讲老师


战略决定生存。对企业而言,经营策略的抉择如同站在错综复杂的十字路口:面对多元市场机遇,该锚定哪一个、舍弃哪一个?置身产品与市场矩阵中,又该从何处启程、向何处迈进、以何种路径和方式抵达?
与此同时,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里,单打独斗早已难以为继。新型领导者需要打破部门与资源的分散壁垒,将人才、战略与运营三者深度融合、拧成一股绳,真正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进而创造、激活并持续维系一个高效联动的整合型商业组织。


当各组的经营成果与排名最终揭晓,经历了 “三年企业运营” 的创业者们,对这场沙盘实战的体悟愈发真切。来听听一至六组里,以 “CEO” 身份主导虚拟企业的学员们,都带来了哪些分享:

赵莹
上海钙蓝时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德吉
上海点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田海涛
上海华瑞众信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赵智超
上海会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廖能超
佳奕筱安(上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CEO
励程
上海非凡检康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在沙盘的语境里,所有体验都是一场无评判的模拟游戏。每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做出的决策,都不是 “标准答案” 的对与否,而是彼此可借鉴的参照。既为他人提供不同视角下的思路参考,也能隐约映照出真实生活中的选择逻辑,核心是帮大家跳出单一思维,看见更多元的可能性。
沙盘的本质并不是 “分胜负”,而是提供一组鲜活的 “参考样本”:无论是总经理的全局决策、财务总监的资金规划,还是市场总监的竞标选择,每个角色的行动轨迹,都能折射出真实工作中的管理逻辑与经营思路,让大家在模拟场景里回味现实商业的运转规律。
此次课程最该记住的收获,其实藏在过程的细节里:团队协作时的补位与默契、对规则的精准理解而非机械遵循、对分散信息的搜集、整理与系统梳理。就像有的小组从开课便吃透规则、稳步推进,有的小组则在持续沟通、反复确认中逐步厘清逻辑,而我们会发现:对规则的理解越透彻,行动的方向就越清晰,决策的底气也越足。

最后也想给大家一个落地建议:课后不妨花些时间回味课堂里的关键瞬间,试着把这些沙盘里的经验、反思,对应到生活与工作的具体场景中,真正转化为可落地的思维方法与实践能力,完成从课堂体验到现实应用的闭环。

END





